走进尊龙凯时

NEWS

尊龙凯时小檗碱仿生脂质载体助力脑靶向核酸递送突破难题

来源:翟雄雨 日期:2025-07-17

近期,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的李翀教授团队与澳门科技大学的姜志宏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7)上发表了一项名为“Berberine-inspired ionizable lipid for self-structure stabilization and brain targeting delivery of 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的研究。这项研究基于天然小檗碱的分子特性,创新性造出了多功能脂质纳米载体,成功解决了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难题,为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尊龙凯时小檗碱仿生脂质载体助力脑靶向核酸递送突破难题

我们非常荣幸能作为供应商,为此次研究提供高品质的ELISA试剂盒,这是对生物医学领域科研探索的重要贡献。在该研究中,使用了尊龙凯时(NeoBio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的Mouse IL-1β、IL-6、IFN-γ和TNF-α ELISA试剂盒,监测小鼠血浆样本中的相关炎症因子,以探究LNP@siBACE1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联合影响。

**研究详情** 血脑屏障(BBB)是保护大脑的重要屏障,却使98%的药物难以进入脑组织。同时,核酸药物的易降解性和不稳定性更是限制了基因疗法的应用。传统的脂质纳米粒(LNP)由于依赖静电机制携药,存在靶向性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如何实现“精准穿透屏障与高效药物保护”的双重目标?李翀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灵感来源于小檗碱生物碱结构的离子化脂质,从分子和动物研究层面全面验证了第二代生物碱基LNP的关键优势。

**创新突破** 天然小檗碱的赋能使“三位一体”递送系统的自我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载体骨架通过氢键与核酸药物高效结合,携载能力提升超过两倍;其天然亲和多巴胺D3受体的特性驱动血脑屏障的高效跨膜,使得体外靶向效率提高65倍,脑-肝分布比达到20%;同时保留小檗碱的抗炎、抗氧化特性,直击脑部疾病微环境。

**疗效验证**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团队使用AD小鼠模型评估了BE-ST递送系统(BE+Scutellarin)靶向BACE1的效果。APP/PS1小鼠经过BE-ST@siBACE1处理后,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功能改善。此外,BE-ST@siBACE1处理显著降低了海马和皮层中的BACE1水平,并减少了淀粉样斑块的数量和大小,进一步降低了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BE-ST递送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研究团队评估了BE-ST递送系统在多种病理模型中的多功能性,使用GL261-Luc脑肿瘤小鼠模型检验siVEGF的递送效果,结果显示BE-ST处理显著降低了脑肿瘤的平均荧光强度,证明了其在病灶部位的靶向能力增强。

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研究同样显示出BE-ST@AMB显著增强了AMB的递送和疗效,治疗后脑部荧光信号显著降低,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突破了传统设计,创新性开发了基于四氢异喹啉双稠环骨架的可电离脂质,实现核酸的高效装载和内涵体逃逸。这种脂质纳米粒不仅具备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还能有效缓解RNA制剂的免疫原性,并通过小分子配体特性突破血脑屏障,其递送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靶向方法。其独特的脑血流调控能力实现了“主动分布-精准靶向”的双重效应,为siRNA/mRNA等中枢神经递送开辟了新途径,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此项研究由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博士研究生边煦霏与郭倩为共同第一作者,李翀教授与澳门科技大学的姜志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的资金支持。

**文献引用** Bian X, Guo Q, Yau L.F., et al. Berberine-inspired ionizable lipid for self-structure stabilization and brain targeting delivery of 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1):2368。

上一篇:尊龙凯时诚邀生物医疗领域销售精英加盟全国招聘!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3692186396 总部地址:乌鲁木齐沙湾区管街道69号

欢迎关注尊龙凯时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

  

尊龙凯时官方微信